第(2/3)页 不过这一次,朱棣显然没有耐心继续等下去。 英国人和联众国的部队开始频繁在西域和漠北调动,甚至北冰洋也出现大规模舰队活动的痕迹。 不仅是朱棣和苏谨,内阁诸臣经过频繁商议,也认为西南的天竺迟早要有大动作。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消灭历史叛军这个隐患,一但全面开战,交趾必乱。 郑和接到的任务是首先消灭澳岛的海盗,和消饵吕宋的反抗。 但就在他刚刚越过大琉球海峡的时候,他才拿出陛下的密旨—— 优先配合交趾柳升部,进剿黎氏叛军! 挝、缅、暹三国本就是大明藩国,这些年早被黎氏叛军骚扰的苦不堪言。 只不过这叛军的火力比他们的国王军都强,压根打不过。 要不是大明持续给他们支援,恐怕大半国土都得陷落在叛军手上。 听闻柳升带着大明陆军进剿,这些国王那叫一个配合,要人给不起人,要粮也没粮食。 主要是穷。 但开放城池予以驻扎、休整,配合作战,这些事情还是能做到的。 等黎氏叛军的探子得知明军又来围剿他们的时候,柳升部早在桑怒完成第一轮休整,直奔湄公河上游而去。 这里是黎氏叛军最大的一处据点,死死掐在广西府和挝国的交界处。 黎氏的三世孙黎振英得知明军又来围剿的消息,却一点没有惊慌,早已见怪不怪。 “让探子再去查探,看看明军来了多少人,人多咱们就走,人少就进山埋伏。” 这也是他们的固有套路了。 打? 着什么急? 他们占据着有利地形 ,压根不着急和明军交火。 就算明军来势汹汹,可他们远征而来,补给线又那么长,指定不能和他们打消耗战。 一鼓作气固然振奋人心,但二而衰、三而竭后呢? 耗他个大半年,看明军还有什么心气和自己继续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