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来访者的大概问题、外貌长相之类的,同一个咨询中心的其他咨询师是避不开的,知道也就知道了。 但是涉及到真正的具体情况,便是沈兵都没资格去了解的了。 当然了,协议归协议,准则归准则,真正落实起来还要看人。 胡老师现在也知道南祝仁对于个别准则的执着,耸了耸肩也不再说什么。 而南祝仁也看到来访者已经在咨询室内填完了表格。 于是转身,踏入另一个咨询室中,开始准备流程。 …… 【抑郁症】是绝对归属进【精神疾病】范畴的。 尤其是眼前的来访者是有过服药史、咨询史的来访者。 南祝仁虽然和翁娉婷说起来的时候自信满满,但真正接收的时候还是打起了百分之百的精神。 他首先着手进行个案概念化,从多个角度形成对来访者的初步印象。 对于其他初次会谈、有抑郁症倾向的来访者,一般都是要通过专业的量表和问诊,区分开来所谓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这一步通过量表就能够实现,主要是SDS抑郁测评量表和SCL-90自评量表。虽然根据来访者一起过来的资料里面有明确的抑郁症相关症状和治疗过程,但南祝仁出于谨慎的目的还是重新过了一遍。 反正也用不了多久。 而确认抑郁症之后,就要确认随后的连串信息,包括最近一次抑郁发作的情况、最初抑郁发作的情况,以及最重要的——自杀评估。 这些都会在书面形式让来访者先做一遍阐述,而南祝仁在咨询的时候也会进行验证。 此刻,南祝仁一个人坐在咨询室里。 来访者在做完量表和问卷之后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南祝仁就利用这个空档快速地浏览了一下对方写的东西。 随后把这些信息在心里整合,大概有了个底。 咔嚓—— 来访者喝茶的时间结束了,踩进咨询室。 南祝仁第一时间抬头,露出一个自然又温暖的笑容。 他把左手撑在膝盖上做出要站起来的姿势,右手顺势指向沙发的位置: “请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