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 东北是宝地没错。 但是要怎么把东北的宝贝运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致富,先修路啊。 铁路、港口这些先期的投资是肯定要有的,而且这种基础设施投资资本量大,利润回报周期又太长,一般的民间资本还真的不太敢投。 “说的倒也没错,这开发东北啊,确实是一门大生意,将来可真是财源滚滚啊,老丈人,你的罗氏财团有没有兴趣投一点银子啊?” 罗芳伯本来在南洋就是做矿产生意发的家的,而且嘉应州罗家宗族人口繁多,依托着罗芳伯这个兰国公,形成了以海运运输、兰芳稻米贩运为主要业务的大财团。 罗芳伯闻言愣了一下。 虽然说他这个大财团也是很能赚钱了,一年百来万明元的利润在广东的商团里面也是排的上号的。 但是和大明皇家财团比起来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凭借着在兰芳的人脉和势力和他这个兰国公,倒是能安排好下面一众嘉应州罗氏的子弟。 但要说去东北投资 那还真的没想过。 不过既然是皇上提出来的,罗芳伯也笑了笑说道:“皇上,臣手头的钱也不宽裕,就投个.十万快吧。” “投资多少都没关系。” 朱皇帝笑道。 “这东北开发的事,内阁方面只需要管地方上设立府县的事情就好了,而且前期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官员,容易坏事。” 听到这话,罗芳伯不由得眉头一皱。 你说你好大一个皇帝,怎么能说官员容易坏事这话呢. “这东北的移民、开发的事,朕打算成立一个东北开发总公司,移民东北的费用就由这个公司来出,朝廷则授予其在东北修铁路、港口、矿产和林业资源开发的专营权作为交换吧。” 在东北修铁路开港口开矿伐木? 这能赚到钱? 罗芳伯心里盘算开了,如果大明朝廷不怎么需要出钱的话,那这事确实是有得商量。 “皇上,这个东北开发总公司的本金预备投多少?” “朕个人投一千万,朝廷投个五百万,再公开招募股本一千五百万,凑个三千万的本金,大明朝廷有专营权折算股本,可以占大股,就占个四成,朕个人也占个四成,其余两成放给民间的资本,让广东和两江的商人也来参一脚。” 三千万的本金,足以撬动一个亿的投资了。 七千万投资铁路、港口、矿山、林场。 出三千万来移民,可以安置一百万户,以平均一户五人计算,这就是五百万人了。 再加上原来的军户屯民,以及部分自行出关谋生的民众。 在五年之内。 东北就能有个七八百万的总人口了。 这个人口数要比整个沙俄的西部利亚区域的总人口数多出好几倍! 到时候,沙俄要考虑的就不是觊觎海参崴,而是有了这七八百万人口作为支撑的大明帝国,将会以东北为跳板逐步蚕食掉沙俄的远东领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