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贺对这些事物很重视,但是霍光则对这些事情并不上心。 这些事情都是“器物”上的事情,并不会影响霍家对大汉帝国的绝对控制。 “既然陛下有心参与政事,那陛下只管放手去做,只不过这些实务分属在不同的府衙之下,千头万绪,恐怕陛下会操劳过度,有损圣体。”霍光说道。 “朕可以招募门下吏,作为朕的左右,就好办多了。”刘贺说道。 “嗯,那陛下就去做吧。” 刘贺很兴奋,他迫不及待地将第二件事情说了出来。 “朕还想试试管一管太学。” 如果说对于工坊,霍光认为对大汉帝国还是有些用处的,那么太学,霍光从骨子里是看不起那些博士官和博士弟子的。 太学里的那些博士官,往大了说掌握了儒家经典的要意,往小了说都只是儒林在朝堂上的吉祥物。 他们说是可以给朝廷制定出来的国策提供圣人之言作支撑,但实际上朝堂上的官员也有不少是大儒,所以用到博士官的机会很小。 至于博士弟子,虽然能够外放出去当官,但是都是些品秩低微的官员,也不足为虑。 大汉的经学世家很多,太学里只是少数,并不太可能掀起风浪。 “陛下是真的要和那些儒生打交道吗?”霍光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上个月,天子才和他们大打出手,没想到现在却要参与其中,而天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啊。 “正是,朕也可以借此机会,多读读书。” 看天子说得如此坚定,霍光也就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陛下如果愿意和儒生结交,也不是一件坏事,此事老夫也就不过问了。” “那连同郡国和县乡里的校庠序也都让朕来试着管一管吧?” 太学、郡国学、县校还算是府衙,乡里的庠序和私学几乎并无差别,恐怕也就只有几个儒生而已。 在所有的衙署当中,这些是最没有油水可捞的,一个官吏如果被放到了此处,那几乎也就与升官发财无望了。 此事,霍光本就从来不曾插手。 拿来给天子闹一闹,即使出了什么问题,也不会对大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陛下能挂念这些儒生,也有明君风范,可由陛下操持。” 做人不能太贪心,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提,刘贺也就满足了。 “最后一件事情,朕想要替先帝的平陵建陵县。” 和前两件事情不同,刘贺说完这件事情,霍光的脸色就变了。 修建陵县,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