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等这场大战打完之后,军中再慢慢更新,会从容许多。 “可是这新刀更好用,恐怕可以为此次征讨匈奴添一份助力,让胜算更加一层。”刘贺假装担忧地说道。 “陛下无需多虑,我大汉军队本就有浩荡的军威,匈奴贼寇根本就是土鸡瓦狗,敌酋得知大军来剿,定会望风而逃的。” 霍光说罢,范明友和田光明等霍党站出来附和,纷纷表示推行新刀之事并不着急。 一时间,殿中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武将们的豪情壮志,大有再立不世之功的决心。 “那倒是朕小心谨慎过了头,既然仲父有如此把握,朕就听仲父的决定吧。” 霍光没有想到在以往的事情上有些固执的天子这次居然这么容易就妥协了,看来门下寺开衙之后,陛下也终于是知道为政的不容易了,也学会了听人劝诫。 不管如何,倒也算是一种进步。 “但是,朕仍然想让这刀能到战场上试一试,朕想派二十昌邑郎,携带这些新兵器随军出征,试一试他们的成色。” 虽然龚遂已经写信让昌邑国再招几百郎官来未央宫,但是还没有到未央宫。 刘贺一下子要派出二十人,已经是下了血本。 他的这个由头找得非常充分,霍光并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生出怀疑。 “陛下能有此想法,倒是考虑得周全,只不过昌邑郎人数不多,又才建营不久,恐怕还未做好上阵的准备。” 言下之意,无非是说昌邑郎战力太弱。 和羽林郎想比,弱是弱了一些,但是架不住朕开了天眼,知道哪一路大军会大获全胜。 “无妨,羽林郎和期门郎都去了,昌邑郎自然也责无旁贷!”刘贺说完此话,立刻就怕案而起,这不是愤怒,却是豪迈,令殿中的朝臣也都觉得有些血热。 “既然陛下这么说了,老夫就不拦了,赵充国将军管辖各路兵马的分配,散朝之后,就有劳赵老将军与陛下商议,看看可将这昌邑郎放在何处。” “如此甚好!” 刘贺面上惊喜,内心更喜。 展示刀剑也好,主动请缨也罢,都是阳谋,在这两层阳谋之下,还有一层阴谋。 这是当局者霍光绝对看不出来的。 刘贺为的可不是试用环首刀,而是为了让昌邑郎立军功,在军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而更重要的是,刘贺还埋下了一颗钉子,可以把霍光扎疼的钉子。 夺军权,从此刻开始了。 第二更会晚二十分钟,正在全力加速,今天摸鱼失败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