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章 缸中之脑-《开局一个亚空间》
            
            
            
                
    第(1/3)页
    “他们将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长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生儿所处的文化环境,将由我们来亲自塑造!”
    “他们就像是一张张白纸,思维方式与文化全都是空白的,将由我们来填上美好的内容。”
    “他们只有理论上的父母,但父母并不负责抚养工作。他们是全人类的孩子,将由机器人眷属,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爱。”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新一代的,能够适应千年寿命,拥有进步主义思想,对探索世界充满热情的新时代青年,同时解决人类文明出生率不足的问题。”
    “当社会化抚养成为主流时,人类的出生率将保持长期稳定,人口数量将以资源的数量保持恒定。”
    随着新闻的不断播报,社会化抚养的实验果然引发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3万名孩子被放置在了一个单独的避难所中,由教育专家以及智能机器人进行抚养。
    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前,将不会与昆仑山社会进行正式接触。
    社会大众拥有对这一项实验的监督权力与知情权,以避免虐待孩子等事情的发生……当然了,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大众只是想要知道这一回事罢了。
    这是一个精密规划的长期工程,需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
    “这些孩子的思维当中,将没有父母的概念,但是有家人的概念,也有人类的概念……”
    “他们从婴儿开始将只接触自己的机器人父母,不允许接触亲生父母。”
    “那岂不是太残忍了,没有父母的孩子性格上会有缺陷吧。。”
    “如果一个环境当中,所有孩子都没有父母,便不会有残忍的概念。另一方面,机器人眷属将给与无微不至的关爱,能够一定程度代替父母。”
    “至于性格缺陷问题,有父母的孩子反倒会更加突出。不客气的说一句,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只是将自己的垃圾性格单纯地教给孩子罢了。让道德高尚的机器人眷属来教育孩子,反倒不会出现性格缺陷的问题。”
    网友们为此在论坛中吵得不可开交,还有的人在抱怨,    自己爸妈的教育很失败,    让自己变得懦弱胆小,    出现童年报复性补偿倾向。
    “同年龄的家人将会分割为不同的组别,相互之间陪伴长大。原则上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基因匹配,让孩子们的性格产生一定程度的互补。”
    有些性格是天生的,    也有些性格是后天培养的。经过充分的匹配,完全能够让家人的感情变得很好。
    “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    不一定会分在同一组。血缘在今后不再是关键因素。”
    很快便有网友问道:“如果兄弟姐妹不分在一组,    伦理问题怎么解决,    如果兄妹相爱了呢?电视剧里不是有这种狗血剧情吗!”
    “没什么好担心的,近亲繁殖的人伦,    只是为了避免基因劣化,而未来的人伦应当不会排斥这一点。因为大家不会选择自己生孩子,自然避免了近亲繁殖。”
    嘎!
    论坛帖子里齐森森地刷了一大片“嘎”,    以表示自己的震惊。
    “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    感情将会更好,    相互之间有了牵挂后,    能够有效弥补感情层面的需求。
    “每一个家庭组别的性别是均衡的,通常来说是三男三女的组合,    他们从小学开始,就会长期居住在同一個房子。机器人父母将会长期从事家务方面的工作。”
    “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是60位,是小家庭之外的另一个家庭体系。从幼儿园开始将不会发生大幅度的人员变化,    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从小到大的玩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