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改了地名-《兼职风水师》


    第(2/3)页

    徽州改成黄山,据说是为了突出旅游资源,“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就这么没了。九原改名成包头,这气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要知道这可是三国第一大帅哥吕布的故乡。这一下从广阔无垠的草原穿,越到了路边烧烤摊,画风突变到让人无语凝咽。常山改名成石家(jia)庄,大家想象一个画面:只听赵子龙大喝一声:“吾乃石家(jia)庄赵子龙!”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琅琊改名成了临(lin)沂(诸葛亮的故乡),幽州改名成了保(bao)定(张飞的故乡),庐陵改名成了吉(ji)安……试想一下这些人见面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包头的吕布”、“大家好,我是保(bao)定的张飞”、“大家好,我是临(lin)沂的诸葛亮”、“大家好,我是吉(ji)安的欧阳修”……

    这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好么?

    当然,也不是没有改名改得好的地方,但始终是少。

    古人对地名的美感,确实有自己的一套。

    既然麒麟山之前叫鸡笼山,那么顾名思义,这座山应该就像鸡笼一样。

    唐晨留了心思,看向了那座麒麟山,心中若有所思。

    曾老似乎看穿了唐晨的心思,尴尬地笑道:“唐师傅,其实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传说,元朝时,在我们这有一对夫妇,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有一天,他们同时梦见麒麟给他们送子入户,果不其然,这个妇人第二天就怀胎了,十月后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唐晨知道四个的脾性,也就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他说得都是大实话,并没有多少夸大之处。只要是对风水有点研究的人,都会明白唐晨说得都是对的。

    二哥见唐晨的处境尴尬,他连声说道:“阿四,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人家唐师傅……是吧,说得都是肺腑之言。其实很多风水师都跟我说了,这地方风水已经变差了,想要保住钱财的话,就得另寻风水宝地居住。这个地方,最好就改成宗祠,以举家举姓之力镇住风水,还能有两三分挽回的余地……”

    “宗祠?”

    唐晨仔细思索了一下,发现这个建议似乎确有可行性。

    宗祠的意义,是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换句话说,宗祠就是全族人的愿力积聚。以香火愿力镇压风水,这种办法并不算太少见。在古代,兵荒马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年代,往往全族要举家迁徙。历史记载,很多闽省人就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

    而举家举族逃难的人,哪里有什么资格对土地挑三拣四的?但凡有一块能生存的土地,就居住下来了。

    但是这块土地,往往是风水不怎么好的地方。所以在生活稍微稳定一下之后,就要请风水先生过来堪舆,人工改造风水了。仔细一想,似乎也是如此的。正所谓“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饭都吃不饱了,哪里有什么闲钱去弄风水?只有在生活稳定了,才有闲钱请风水先生过来“掌眼”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虽然不知道曾家的祖先是不是属于这类的百姓,但其实性质都是差不多的。

    以唐晨的眼力,自然不会看不出,这个村子的风水其实并不算太好,只能说是中等偏上而已。

    这还是曾家努力了好几代人的情况下,才弄出来的风水地,唐晨也不好直说它并不算太好。但想必这个叫二哥的老人自己也明白了,这地方的风水其实也就一般般。

    “唐师傅,难道你认为这里改建成宗祠不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