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不见踪迹-《兼职风水师》
第(2/3)页
唐晨点了点头:“看来闽省的水资源确实挺丰富的……”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连麒麟山这样的小山包,居然都能孕育出一条小溪来,确实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但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多水资源,偏生龙脉却不怎么显现呢?难道是自己的望气术出了差错?
仔细想想,应该也不可能。按理来说,闽省是丘陵多,平原少的省份,正所谓“莫道高山方知龙,却来平地失真踪。平地龙从高顶发,高起星峰低落脉。高山即认好星峰,平地两旁寻水势。两旁水界是真龙,水缠既是山缠理。”别以为龙脉只有在山里才会融结成吉穴,其实平洋龙结穴比山龙结穴发福更快更悠久。古云:“万仞不如一堆,高山不如平地。”因山脉相比较明显,但看平洋之龙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没有经过名师指点的人更没有读过如何判断平洋龙方面的书的话,是不会掌握平洋龙的。
平洋龙不象山脉的山那么明显好看,它很坦夷并无大顿小起之势,又无秀丽耸拔之峰。龙在行动时只不过隐隐约约,仿佛高低,依稀厚薄而已。因此,风水师必须一定要用心去看去想平洋龙。
实际上寻找平洋龙抓住了窍门后就比较简单了,不然就好像水中捞月一样困难。平洋并非真的坦夷,也有起伏,只不过不要用山龙的方法来判断平洋,判断平洋龙的起伏,要调换一种观点,凡是平洋龙高一寸即为山起,低一寸为伏,运用这种心理尺度来衡量渺茫的平洋龙,自然就会不同。
平洋龙也有山与水,俗称:“平洋高三寸为山,低一寸即为水。”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仍可以作为判断平洋龙与水的界限的重要依据。
平洋龙起伏不大,行走过峡不过隐隐隆隆,或高或低,如失踪行迹,一般很难辨认平洋龙的来与去,实际上再难的事情终有解决的办法,判断平洋龙来去,必须看水流的方向,也就是依水定龙:如果水流向东,则龙也东行,水流向西,龙也是往西行了。
平洋龙如毯度铺张,原则上不容易判断,仍然要依水的方向判断平洋龙的行与止。一般水流没有阻碍,说明龙仍然在行走,水逢湖河池塘而止之地,说明平洋龙也就停下来了。
平洋龙通常在水乡之地,离祖已远,一般与近山平阳不同,平阳之地背后数里有秀丽耸拔的山峰作为来龙之祖,而水乡之地,连绵数十里百里甚至近千里之遥一望平夷,并没有高低起伏,如席平铺一般,一片连一片,一段接一段,逐波随浪而来,很难判断平洋龙的背与面,一般依水来之处为背,水合之处为面。这里要特别说明,平洋与平阳不同,一定不要混淆。
辩证平洋龙真假的方法,首先分析平洋龙之水趋向所在,同时了解护卫龙砂的弯环抱势,这种龙为真,反之为假。
有诗云:“平洋莫论龙,水绕是真踪。”凡是平洋龙可以分析水的来去,水至右来,龙也从右边来。若是真龙到头结穴,左右必然有两股水界送气脉**。穴前必有低小明堂,左右随龙水送到局前交合。前有朝案之砂,横拦之水弯环穴场,四周护送之砂,回头顾穴,面面有情,明堂平正,水口交牙,前兜收后拱送,左砂向右,右砂向左,穴居正中,如官员坐衙一样,四面环抱,此为天然结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