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在草原上。 汉军出击匈奴最大的困难,并非匈奴人有多强,而是根本找不到路! 茫茫草原根本看不出东南西北,就算有向导,大军也很容易被匈奴的游骑早早发现,从而避开。 找到敌人几乎全看运气! 边境防御也是一样,匈奴人在草原上来去如风,烽火燧铺太远容易被各个击破,铺太近又来不及,很难做到有效预警。 而现在的汉匈战争中,大汉之所以处于整体的劣势,也是因为如此。 全军上下,就一个卫青像是装了定位装置,每次出击都能精准找到匈奴人的后方插上一刀。 其余的将军们,不是迷路就是容易陷入包围圈。 别说刘彻,将军们也很抓狂啊。 你说都是带的精锐骑兵,也都配有向导,凭什么老子就那么倒霉? 但有了望远镜,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斥候的探测距离,将会变得异常宽广,躲在一千米外就能远远监视敌人的动静,根本不用担心被发现。 只要找个草垛子躲着,就连匈奴人驯养的黑鹰,也不可能发现得了! 这样只要发现匈奴人的行踪,就绝对不会跟丢! 而就算迷路,也不可能调入包围圈中,反倒有很大可能反包围狡猾的匈奴人! 边境也一样! 往日等烽火燧发现敌人的时候,匈奴的战马都几乎要贴脸了,反应慢点连烽火都不一定能点燃。 有了望远镜,完全可以远远发现敌人的踪迹就开始预警,不需要再用将士们的人命去填时间! 要是每个斥候小队,每个烽火燧都能配发一支望远镜…… 想想就美! 卫青急切的抓住唐奇的胳膊:“请问先生,以大汉的工匠水平,可能制作这神镜?” “都说了叫望远镜,不是神镜!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对于汉朝人动不动就碰瓷神的行为,唐奇有些腻味的慌。 那明明是现代工艺的结晶好吗! 不过制造望远镜,主要的难度还是在镜片打磨上。 唐奇回忆了下西汉的琉璃工艺:“也不是不行,我回头把步骤和注意事项给你。不过以你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要复制出这么好的望远镜是不可能了。” “最多也就是看得远一点,不可能像这个能看一千多米。” “足够了!”刘彻高兴得眯起眼,“哪怕能多看远一百米,我军的胜率就多一分!” 仙门的技艺当然不可能轻轻松松就复制,刘彻对此看得很开。 比如好不好用,当然是先解决有没有更重要! “先是复合弓,再是连弩,现在又有了神镜,今日的收获颇丰啊,朕都有点恍惚了。”刘彻兴致极高,“先生莫不是有备而来?” 唐奇耸耸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