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连锁院线股票为何飙升
美国AMC公司是万达旗下的吗?
美国AMC公司是万达旗下的吗?
是的。 2012年5月21日上午,大连万达集团与美国AMC影院公司最终签署并购协议。万达集团收购AMC后,将同时拥有全球第二的AMC院线和亚洲第一的万达院线。万达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运营商。
全球最大连锁院线AMC建立了流媒体平台。你知道在美国看电影有多贵吗?
北美长达10年的市场瓶颈终于逼出了“天下大乱”。
文/庞洪波
流媒体与传统影院的“天敌大战”迎来逆转。作为全球最大的院线品牌,AMC院线此前推出了一项名为“AMC点播影院”的新服务。这项在线服务连接自己的会员系统,提供电影租赁或购买服务。因此,全球最大的电影品牌可以为其2100万会员提供约2000部电影的库。在流媒体不断冲击传统影院业务的今天,AMC影院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但更令人不解的是,AMC点播影院却得到了好莱坞“五巨头”的全力支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AMC点播影院”的本质是维持现有的影院窗口期。最新电影过了影院窗口期后,会员可以租借或购买。 Netflix、亚马逊等流媒体平台直接跳过影院空窗期,上线。两者的本质区别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好莱坞“五巨头”和传统影院品牌对于维持影院传统业务的渴望,也可以看出流媒体平台似乎早已成为大势所趋。好莱坞“五巨头”和影院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流媒体门户。未来,流媒体必将带动北美电影市场的下一轮创新。
1
AMC Streaming 的“秘密”:不乐观
计划是什么?事实上,“AMC点播影院”最大的功能就是“对抗”流媒体。 AMC是全球最大的影院品牌,在1000多家影院拥有11000块银幕。尤其是被万达收购后,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在推出自己的会员体系后,AMC也拥有2100万会员。如今,推出“AMC点播影院”的目的是维持2100万会员。现在流媒体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为了避免分流,自建流媒体平台形成了所谓的闭环。因为在“AMC点播影院”中,用户进行租赁和购买都可以获得AMC会员积分。线下购票时可使用积分获得折扣。除了已获得版权的经典老片外,“AMC点播影院”上播放的电影还包括已经过了影院窗口期的院线电影。所以,看似“王炸”的组合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然而传统影院品牌进入流媒体大战,在不挑战传统影院窗口期原则的情况下,自然得到了好莱坞“五巨头”的全力支持。据悉,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索尼和派拉蒙已就电影目录和新片发行达成合作协议。全球最大的院线品牌在能够获得一定收入的同时,向自己的会员出口电影,何乐而不为呢?不过,AMC的“小聪明”显然并不是特别乐观。原因在于,这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对于观影便利的需求。因为AMC提供的电影并不是“独家”的,那么迪士尼、华纳兄弟等建立的流媒体平台自然也会推出同样的内容。首先,内容版权无法与传统电影公司的流媒体平台相比。优势。 Netflix、亚马逊等流媒体平台最大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观众便捷观看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生产流媒体平台生产的内容。由于好莱坞整个产业体系的固化,传统的优质故事片开始走向没落。一方面有大量的超级英雄电影系列甚至宇宙,另一方面也有争夺奖项的传统艺术电影。一些一线导演和演员的故事片失去了在好莱坞的地位,转向流媒体平台。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流媒体平台前期处于“补贴期”,也通过极高的成本甚至完全的“溢价”方式来提供支持。这就是为什么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能够创造导演生涯中最多的投入。这批故事片显然是比较适合小屏观看的。他们既没有超级英雄大片对视听体验的强烈需求,也没有艺术电影本身的默默无闻。那么AMC本身在内容上缺乏优势。最大的优点就是“新”,但也需要遵守影院窗口期规定。而且在价格上,虽然比院线电影便宜,但比流媒体平台的订阅费要高。
2
美国电影的“价格战”
晚期的“价格战”。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追赶北美电影市场,从网络票务平台开始、最终以互联网发行为高潮的“价格战”现已基本结束。电影票价的反弹意味着中国电影业进入了深度改革时期。但对于北美电影市场来说,这场不可避免的“价格战”实在是来得太晚了。事实上,北美电影市场已有10年没有显着增长。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北美电影市场的观影人数基本稳定在1.3亿人左右,在所谓的“小年”里会出现下滑。全年票房基本在110亿美元左右,基本处于停滞增长状态。而根据MPAA(美国电影协会)的数据报告,事实上,2018年全球票房收入同比增长为1%,这也意味着传统院线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略有增长。所以,从市场规模来看,基本上不会有明显的增长。从内容供给来看,基本稳定。流媒体平台“分流”了故事片,电影院承担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超级英雄大片的粉丝效应,还是艺术电影的感染力,“娱乐”功能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那么,这种压缩的另一个背景是“票价”。事实上,北美电影市场的价格差异非常大,不同州和城市的价格差异甚至可以达到10美元以上。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区,IMAX、杜比等特效厅的票价可达20-30美元。这比国内一二线、三四线列车的价格差距要大得多。由于北美电影市场的互联网普及率极低,不客气地说,国内电影市场盛行的网上购票、网上选座等功能在北美并不完善。再加上北美市场内容供给“单一”、票价高昂、生活工作环境分离等现实因素的积累,导致了院线电影业务的下滑。因此,当流媒体平台出现时,价格就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如今,仅迪士尼的定价为每月 6.99 美元,Hulu 为每月 5.99 美元,ESPN 为每月 4.99 美元,三平台套餐每月仅需 12.99 美元。这与 Netflix 订阅大致相同。相对较贵的是最近推出的 ATT 流媒体平台 HBO Max,每月价格为 14.99 美元。但与传统剧院票价相比,这些价格却非常“良心”。此前,AMC推出了“A-LIST”套餐。实名月费20美元,每周可观看三部AMC影院放映的电影,格式不受限制。如果你每周看三部电影或每月看12部电影,单部电影的平均票价为1.6美元。如今,“AMC点播影院”已经相对没有价格优势了。电影租赁价格从 3 美元到 6 美元不等,购买价格从 10 美元到 20 美元不等。没有订阅服务,只是一次性付款。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AMC本质上是在强迫观众走进影院。不过,与现在的票价相比,他们做出了非常明显的优惠。流媒体平台在北美电影市场发起的“价格战”未来可能会异常残酷。
3
北美流媒体大战的分歧
进入“深水期”。从AMC的变化来看,传统影院为了吸引观众,下了很多功夫。例如,升级座位、提供精致餐饮。但本质上,这些服务会增加影院消费,影院消费越来越“贵族化”。那么,单价的提升必然带来的就是受众的“狭窄”。从这一点来看,影院“自救”是不现实的。影院品牌流媒体平台的出现,如今已进入真正的“主战场”。从市场角度来看,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流媒体视频演示收入将达到11.4亿美元,同比增长9.4%;流媒体视频用户将达到1.25亿,超过2017年北美观看和拍摄的总人数。而且,美国电影传统线下票房仅占35%,实体DVD租赁、购买、流媒体占据绝大多数。整个市场的“饱满”,才是今天龙虎相争的原因。但除了Netflix、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外,现在加入游戏的新玩家都得到了美国通信公司的支持。 ATT收购华纳后,发布的新流媒体平台HBO MAX是在原有HBO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个系统的整合。此外,美国通信提供商Verizon此前宣布将从11月12日开始为其所有4G LTE和5G无线客户提供12个月的迪士尼订阅,这也将为后者带来大量用户。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康卡斯特集团旗下的NBC环球正在规划自己的流媒体服务。因此,这群新玩家在入局时就喊出了非常高的口号,而且由于其在“用户引流”方面的便利性,也给传统科技巨头主导的流媒体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毕竟好莱坞各大通讯公司在渠道端有积累,在内容端有垄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效果远大于1+2。AMC的计划仍然是维持院线电影业务的“门面”。当然,传统剧院业务不会完全消失。但停滞不前的市场走势,必然不会给影院的寒冬带来太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