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朕刨掉霍党根基的法子(求订阅)-《朕非汉废帝》


    第(2/3)页

    简直就是笑话。

    想到此处,霍光坐得坦然了一些,又恢复了往日的气定神闲。

    刘贺挨个问完诸公的家中分别有那些人参考了之后,立刻就开心地说道:“诸公的子侄能如此上进,乃是我大汉之幸,那就看看今日,谁家的子侄可以脱颖而出!”

    “诺!”

    说话之间,所有参考的郎官都已经入了场,全都规规矩矩地坐在榻上。

    站在高台上往下望去,他们犹如一粒粒深浅不一的棋子。

    朝局如棋局,他们本来就是棋子。

    而且还是一些随时可以弃掉的子。

    只有在朝堂上搏杀成功,成为剩下来的那些,才有可能变成更强的棋子。

    这一千多的棋子,又有多少可以胜出呢?

    又是三通鼓声,丙吉再一次高喊道:“拜请天子出题!”

    刘贺站了起来,从怀中摸出了一块布帛。

    交给了身边的禹无忧,再由禹无忧交到了丙吉的手中。

    出题是一件小事,但是也是一件大事。

    说是小事,因为只是一篇文章的题目;说是大事,却能体现天子的想法。

    文章是雕虫小技,还是经国大业?

    这是数百年后的那个篡汉者提出了的观点。

    “此题目是朕苦思冥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诸公听听看,出得如何?”刘贺神秘地笑了。

    刘贺话音刚落,丙吉就用更大的声音,将题目念了出来。

    “论齐桓公及管仲尊王攘夷!”

    霍光顿时一惊,又有一喜,美髯之下就不禁多了一丝笑容。

    天子出的这题目不错,夷自然就是匈奴人,看来天子是要继续为来年出征匈奴的事情造势了。

    更何况,齐桓公是天子,那管仲当然就是自己这个辅政大臣了。

    不知道待会郎官的文章当中,有多少人是夸赞自己的。

    想想就觉得令人愉悦。

    借这个题目不仅可以看出郎官在此事上的立场,更能借此引起坊间朝堂议论的观点。

    天子不错,有一些治理朝政的本事。

    “论齐桓公及管仲尊王攘夷!”

    ……

    谒者将这个题目向四周传递,兼有人拿来巨大的木板,将此题目写在了上面,扛着在考院当中展示。

    一阵小小的骚动之后,考生们就开始作答了起来。

    因为造纸术还没有完全落地,只能用昂贵的帛来给他们当书写材料。

    如果用得是竹简的话,那么堆放这些文章恐怕都要占用不少的地方。

    翻动帛布的声音颇为轻柔,和翻书的声音不一样。

    整个考院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再无其他的声音传来。

    考院的四周还安排了巡视的亭卒,他们由光禄寺里的属官带着,按着规定的路线来回走动,防止有人作弊。

    考试的时间为一个时辰,每隔一刻钟就会击鼓一次,以此来提醒郎官时间。

    在高台之上,一众官员先是安静,但是紧接着就小声地讨论了起来。

    或是讨论题目,或是讨论科举考试本身。

    总之,他们的谈兴很浓。

    刘贺竖着耳朵听,听到的大多都是溢美之词。

    这就更让人满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