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仲父,你觉得朕起的这个题目如何?” “陛下出的这个题目甚好,能凝聚民心,为来年出征匈奴的事情造势。”霍光说道。 “这就是朕的想法啦,大事都由仲父来操持,朕就只能做一些小事了。” 言必称仲父,是刘贺最大的武器。 找到霍光想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办好,让霍光尝到甜头,让自己不吃亏。 在合作中对抗,在对抗中合作。 “陛下能惦记国事,是大汉之幸。” 刘贺听到这里,如同得到了天大的褒扬,激动得连连说好。 郎官们奋笔疾书,刘贺等人也就闲了下来。 刘贺没有错过这个时间,颇为热心地问着霍成君的日常生活,让霍光这个岳父满脸红光。 这样一来,两人渐渐就又多了一层情感上的羁绊。 朕如此听话,大将军应该多多包容朕啊。 在场的人中,除了刘德和丙吉明确知道天子想要亲政之外,其余的人仍然被蒙在鼓里。 不管是霍党还是中立党,他们看到天子和大将军翁婿和谐,也都很欣慰。 …… 一个时辰,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转眼也就过去了。 “时辰已到,停笔,糊名,收卷!” 五通急促的鼓声之后,谒者再一次传下了丙吉的命令。 郎官们逐渐停下了笔,开始用提前准备好的针线将卷上的名字给缝了起来,再往后就有人来收卷。 不多时,所有的卷子就统一收好了。 “郎官离场!” 匆匆而来的郎官们,又匆匆而去。 片刻之后,所有郎官走得干干净净,考院又成了空荡荡的模样。 刘贺站了起来,一众官员也都站了起来。 “仲父,与朕去看看这些郎官们的卷子吧。” “唯!” …… 上张写满了字的素帛摆在最前面的几排几案上,每一摞都有一两尺厚。 刘贺随意地翻看了几份,非常满意。 “丙吉。” “微臣在。” “挑出所有糊名不严的卷帛,先淘汰出去。” “唯!” 很快,三五十份漏出了名字的卷帛就挑了出来。 霍光看到天子缜密如此,自然明白他颇重视此事。 于是就想起了天子登基之前的一些传言,好像天子对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都很在乎。 谨慎是谨慎,但是缺少了一些格局,霍光并没有提出来,天子还需要时间。 “仲父,你可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老夫倒是不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