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一来,优劣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仲父对挑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可还满意?”刘贺问道。 “只观文章,自然是满意的,不只是这十五人,其他的一些文章写得也颇有见地,只可惜甄选的人数有限了,只能忍痛放弃。”霍光不无惋惜地说道。 “不打紧,那些写得好的文章也可以挑出来,从中选出有助于来年征讨匈奴的条陈,以备参考,这也是此次科举考试的另一个目的。”刘贺笑着说道,一边还在观察着霍光的表情。 “嗯,陛下想的这科举考试之法甚妙,在广开言路的同时,还能拔擢人才,真是一举两得。” “仲父谬赞了,都是仲父教得好。” 何止有这两个好处,说不定,日后还要靠这科举制度来给你霍氏家族掘墓呢。 “丙吉,明日就去核对写出这些卷子的郎官是谁,记录清楚之后立刻交给朕。” “过几日的大朝议上,朕要亲自公布这些郎官的名字,然后再由仲父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官职上去,此事就算做成了。” 让霍光参与其中,是给他保留的一丝颜面,更是一道迷魂汤。 “老夫遵诏。” “天将转冷,此间已经是秋季了,仲父劳累了一天,先回府去吧,剩下的琐事,就交给张卿和丙卿他们去办吧。” “谢陛下的体谅,那老臣就告退了。”霍光微微行礼之后,就从宣室殿里离开了。 在霍光消失在宣室殿外的时候,刘贺脸上那副讨好的模样立刻就消失了,转而变成了激动。 “仲父走了,二公还不能走,今夜要做的事情还不少。” “诺。”张安世和丙吉郑重其事地点头回道。 刘贺并没有立刻发话,而是看向了张安世,到了此刻,是时候向张安世挑明一些问题了:将来科举考试会由光禄寺主持,自然应该先向他摊牌。 “丙公,朕有一些饿了,劳烦你去膳房,拿一些吃食来。” “诺。”丙吉明白天子的意思,就先离开了。 张安世此时不觉有疑,仍然在读着那几份被远入了甲榜的考卷。 刘贺看着张安世,突然有些冷漠地问道:“张安世,伱可承认自己是大汉的光禄勋?” (本章完) 第(3/3)页